正镶白旗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通硬化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13  字号:【  】  点击次数:32次

完成单位:内蒙古城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正镶白旗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通硬化路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项目

委托单位:正镶白旗交通运输局项目建设

管理单位:正镶白旗交通运输局

建设地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乌兰察布苏木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估算为 810 万元,均为建安费,建设资金为中央衔接资金。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地方政府另行解决。

建设工期:建设期为 6 个月,2024 年 7 月-2024 年12 月,2024 年年底建成通车。

QQ_1760339776549.png

建设内容:正镶白旗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通硬化路项目目前为4.5 米宽自然路,现状道路线型较好,但是路面崎岖不平,周边居民及正镶白旗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运输车辆出行不便。随着正镶白旗经济发展,运输需求的提升,旧路技术标准低、路面宽度窄、路面行车舒适度较差,已经难以满足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物资、厂区物资、示范基地的运输需求,已经不满足乡村振兴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为了改善沿线农牧民出行条件,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效率,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老百姓的关怀,发挥正镶白旗天然环境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镶白旗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image.png

本项目起点与 S222 平面相交,起点桩号 K0+000,终点与现状四级公路相接,终点桩号 K5+427,路线全长 5.427 公里。路面结构层采用4cmAC-16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 石渣功能层。全线设置涵洞4道,过水路面 60 米,平面交叉 5 处,交通标志 12 套,交通标线326 平方米。本项目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速度 30 公里/小时,涵洞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Ⅱ级,路基宽 7 米,路面宽 6 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项目建设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既定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构建普惠公平的乡村基础公路网络,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正镶白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土地总面积 938 万亩(其中:草原571万亩、林地 306 万亩、耕地 27 万亩),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中部为低山丘陵草原,南部为农区平原,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业结合旗。旗内辖5 个苏木镇、78 个嘎查村(牧场)、7 个社区。户籍总人口 7.0 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5万人。常住人口 4.3 万人,其中:蒙古族 1.62 万人。旗所在地明安图镇距北京、呼和浩特、二连口岸均约 400 公里,集通铁路、G5511、G510 横穿东西,S222线纵贯南北。2011 年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旗,2017 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深度贫困旗,2019 年退出贫困旗县序列,2021 年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旗、自治区双拥模范旗、自治区卫生旗、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

2023 年,全旗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突出做好稳生产、保投资、促消费、惠民生工作,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是支撑广大农村牧区更好发展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更是更快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基础。建设好产业路,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当地的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和旅游经济,增加当地农牧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其的收入,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拟建项目目前为自然砂石路,沿线农牧民出行极不方便,尤其是雨季道路泥泞,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物资、示范基地的运输条件较差,已经不满足乡村振兴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为了提高广大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老百姓的关怀,正镶白旗提出了建设该段公路。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响应国家及自治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农村公路建设成绩的同时,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提出,要实现“四个提升”,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养护能力和路况水平。建立农村牧区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实现“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牧区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牧区公路“有路必养”。虽然近几年正镶白旗国省干线实现了快速发展,道路主骨架基本完善,但乡村公路仍然存在建设年代早,技术标准低,超期服役路线多的问题,许多农村公路通而不畅,已不适应文明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和价值,同时将使地区的交通状况大大改善,为道路沿线村镇的发展提供好的锲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撑条件。促进群众观念更新,加强区域联系和民族团结,都要求我们切实加快公路交通的建设。近年来,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客运网络为纽带,整合资源互补优势,推动“农村客运+农村电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设成果惠及了更多农村牧区百姓。因此建设本项目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2)是改善项目所在地出行条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它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发展,尽快让群众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既是服务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2023 年,全旗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突出做好稳生产、保投资、促消费、惠民生工作,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根据旗县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 年正镶白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9亿元,比上年增长 10.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8.7 亿元,比上年增长35.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完善正镶白旗公路网,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为项目沿线农副产品及资源外运提供更加便捷的运输条件,交通更好的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3)是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事业的需要

正镶白旗历史悠久,汉时为上谷郡北境,唐为单于都护府辖地,辽为西京倒塌岭节度司南境,宋为辽地西境,是察哈尔蒙元文化的发祥地,由历史上著名的察哈尔蒙古八旗正白旗、镶白旗及明安旗、太右旗的一部分合并而成,为锡林郭勒盟十二旗县市之一。

本项目的实施,为锡盟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祖国北疆风景线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正镶白旗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展示灿烂文明基地、辉煌历史基地,全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保障。还可以有效的缩短旅游在途时间,提高舒适性,为游客出行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4)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各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占自治区总人口的比例由 1985 年的 16.4%增长到现在的 22.4%。其中蒙古族占全区人口的 16.9%、满族占 2.1%、回族占 0.9%、其他少数民族占0.64%。

民族地区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在一段时期内,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可能有发展,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正镶白旗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白族、黎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壮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各族人民的出行条件,促进沿线工业企业发展,增加民族地区百姓的收入,进一步增进边疆地区民族与其它各兄弟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保持社会安定都有重要意义。

(5)是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的需要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推动串联农村牧区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和资源节点的公路建设。截至 2021 年底,已建设 1320 公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等农村公路改善工程。

农村牧区公路的建设,打通了经济带、工业园、开发区、示范基地等园区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农村交通网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牧区“造血功能”,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连通了城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了“进”与“出”的双向通道,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为广大农村牧区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本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的出行和农副产品的外运,是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

QQ_1760339864290.png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