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2024-2026年省内传输网专项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5-10-14  字号:【  】  点击次数:22次

完成单位: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述

2024-2026年是确保“十四五”目标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时期,是公司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向“乘势而上、登高望远”迈进的关键阶段。本规划是在计划建设领域落实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总体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公司网络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保障,也是投资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规划”既面向公司未来发展、业务转型和技术演进需求,贯彻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及网络发展规划相关举措;又面向2024年建设方案的制定,统筹管理、紧密衔接,有效支撑2024年投资计划制定。

二、项目内容

本报告为《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2024-2026年省内传输网专项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传送网和数据承载网的相关规划建设内容。传送网规划包扩省内骨干传送网规划(系统+线路)、城域骨干传送网规划(系统+线路)、有线接入网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站点传输接入+家庭宽带客户接入+集团客户专线接入)、传输管道规划、同步网规划5部分;数据承载网规划包扩CMNET省内网络规划、云专网省内网网络规划、IP专网省内延伸网络规划3部分。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对业务发展思路、需求的合理性及迫切程度,及业务需求的驱动力进行透彻分析。

2、结合需求分析资源短板及各专业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的重要性、资源缺乏紧急程度。

3、针对现状及需求,描述传输网各专业网络发展的实施策略及目标、网络建设思路及方案。

4、形成与建设规模相对应的投资计划。规划投资与综合造价及建设规模对应,投资计划与省内的建设能力对应。

(一)、总体原则

      1、传输网作为承载业务的底层基础网络,以满足各个专业的业务需求为最终目标,网络规划遵循 “容量按需满足”、“基础逐步完善”、 “技术适度领先”、 “资源充分挖潜”、“架构有序优化”的总体原则。容量上按需满足全专业的带宽需求;完善汇聚机房、“一张光缆网”等基础资源,为未来新业务的承载打好基础;资源充分挖潜,技术上适度超前,满足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架构上统一的一张传输网,满足全业务流向。

2、传送网:面向算力网络、5G、千兆家宽等业务发展需求,坚持不断优化网络架构,贯彻算网融合的组网策略,落实提质增效措施,逐步实现智慧管控,加强传送网转型升级,夯实基础网络能力,打造全球领先、融合协同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支撑CHBN全向发力。

3、数据承载网:以家庭宽带、4G/5G及互联网专线等公众用户为基础,以政府、行业等toB用户为业务增长点,面向“东数西算”的国家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和各类云资源池布局,以及丰富的算云网融合业务承载需求,推进SRv6/G-SRv6、EVPN、400G高速端口、路由器层次化切片、随流检测等新技术落地,结合IP运维工作台及业务编排器,打造“大容量、优结构、低时延、高可靠、智能化”的数据承载网。

(二)、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1.需进一步优化因地域狭长,网络层级较多,带来的时延增加;及管道断点增加路由绕行;同时需整合低效设备提升网络效能。

2.汇聚小颗粒切片、城区10GPON部署、智能化等能力有待提升。

3.因自然灾导致的光缆及杆路隐患、部分汇聚机房单路由、SPN单链、设备非国产化等问题,影响网络安全。

4.VC-OTN、SPN等系统及集团客户末端延伸覆盖仍需持续改进。

5.锡盟、乌海、阿拉善城域核心设备为400G平台,扩展能力及层次化切片、随流检测等新技术支持能力受限。东四盟市上联骨干网BB目前为口字型,需优化改为V字型。

6.现网BRAS利用率不均衡,需要随用户发展进行双BRAS下沉。

7.云专网、SD-WAN用户较少,需推动业务发展。

(三)、规划建设思路

1.传送网建设思路

(1)省内骨干传送网系统

省干建设以保需求、优结构、补短板为主,完善管控功能,整合现网资源,适度超前采用先进技术高起点打造优质高效省内骨干网。

(2)省内骨干传送网线路

规划期以优化建设、新建光缆路由为重点,并按需储备纤芯资源。

(3)城域传送网系统

规划期调优架构,推动技术融合,盘活闲置资源,适时引入新技术,保持网络的先进性,满足大带宽、超低时延、差异化算力需求。

OTN系统统筹考虑各类业务需求和网络演进需求,保障OTN网络架构和演进思路的合理性前提下,适当超前引入OXC、400G等新技术,以保持网络领先优势。SPN系统统筹考虑PTN和SPN,既挖潜增效、又面向未来,按照“省内骨干、城域核心、城域汇聚、城域接入”网络架构,遵循“设备能力面向长远、系统带宽立足当前”,结合5G 2B/2C UPF的部署节奏及业务的小颗粒切片需求,打造优质高效、层次分明的SPN网络。

(4)城域传送网线路

以算力网络发展为目标,梳理优化光缆资源,满足各网络结构优化需求及新启用机房组网需求,提升路由安全及资源使用效能。

(5)综合业务接入区

统筹基站、集家客需求,依托“一张光缆网”架构,分区域、分场景储备光缆、分纤点资源,合理缩短末端客户接入距离,提升重点区域的目标客户接入和承载能力,保障业务快速开通。

(6)PON网络

灵活采用GPON/10G PON承载业务,并按照平台能力先行、端口按需配置的原则,精准推动10G PON端口部署。

(7)家庭宽带接入

建设与市场协同,精准把控管线覆盖节奏,分场景制定端口配置策略,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规模、用户接入率、覆盖率、端口利用率同步提升。

(8)集团客户接入

以“分场景、重协同,讲效益、强管理”为原则,采用差异化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多种末端接入技术优势,末端精准覆盖延伸,优化闭环协同,保障集客业务发展。

(9)站点接入

根据5G建设、政企、OLT上联等需求,分场景展开SPN接入层优化升级,并按需求推动农村接入层SPN建设。

(10)传输管道

坚持“覆盖率”与“连通率”并重,以“规模化、网络化”为目标,统筹推进管道建设,提升管道安全性和生产效能。

(11)同步网

新呼伦贝尔和阿拉善满足基站接收1588v2信号,时钟需下沉旗县。规划期内进行不支持北斗信号时钟服务器替换。

2.数据承载网建设思路

合理预测,精确规划,引入部署路由层次化切片,城域核心层调优提质,打造“大容量、优结构、低时延、高可靠、智能化”的数据承载网。

(1)CMNET网络

根据业务预测及网络现状扩容城域网出口带宽,根据各业务接入需求扩容省网、城域网核心端口,对扩展能力不足的设备升级集群。并根据业务预测及网络现状扩容BRAS端口,在重要业务站点新增BRAS减轻承载压力,同时对有安全隐患的老旧设备进行替换升级。

(2)云专网

规划期内按需扩容云专网设备能力及带宽,加快新技术引入,实现热点城市SD-WAN下沉。

(3)IP专用承载网

根据业务发展按需扩容,提升网络能力,完成老旧设备替换。

三、咨询工作特点

(一)、规划指导思路

1.贯彻落实战略要求。深入研判规划期内外部发展形势、机遇挑战,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要求,围绕公司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一体发力“两个新型”,深入推进网络转型升级,滚动完善网络发展重点举措,有力支撑公司开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2.创新引领网络发展。深刻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趋势,深化新基建能力创新布局,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智能化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有效支撑“连接+算力+能力”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为公司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3.全面深化协同互促。强化跨专业协同,促进各专业网规划建设紧密衔接、系统集成,有效提升端到端综合能力。强化区域协同,深入落实重大区域协调发展、“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加强跨省、跨区域资源统筹布局、建设合作,滚动完善清单台账、强化重大建设项目保障。

4.精准保障提升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政策落实、战略落地、创新引领、竞争应对,合理平衡当期投入产出与长期价值增长,精准规划、精细布局,强化评估问效、规划牵引、工作衔接,确保网络能力投资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动能更强。

(二)、规划咨询特点

1.网络融合发展形式错综复杂

随着5G建设节奏加快、2B/2C行业应用,云网融合业务及算力业务的发展,传统传输网络向未来网络架构演进,既需简化末端接入技术,又需提供差异化业务接入能力,使网络更加敏捷,用户体验更加极致,满足不同业务在速率、接入、时延等多种网络能力上的诉求。

2.规划方案完善

本规划涉及内蒙古移动12个盟市,包含传送网和数据承载网的OTN、SPN、PTN、SDH、PON、CMNET、云专网及IP专网等多种网络,网络结构复杂,业务接入形式多样。规划根据不同业务发展需求及网络发展目标,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构建高效、智能、安全、稳定的传送网络,确保投资质量和效益。

3.涉及业务部门多,需求复杂,项目周期长

本项目涉及到区公司的计划部、网管中心、网络部、市场部、客响部,及分公司的网络部、工程建设部等多个业务部门,在较长的项目周期中,规划人员积极协调各部门,总结分析现网存在问题,与业务部门密切沟通,通过技术攻关,反复协调,最终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获得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

四、咨询效果

规划编制团队责任意识强、规划流程缜密、服务周到。在整个方案编制过程中严格依据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规划编制,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措施。精准分析调研数据及现状问题,科学谋划网络发展目标,优化网络资源配置,促进移动公司网络可持续、科学发展。

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网络规模规划合理,设备能力规划准确,符合实际业务发展需要,很好的支撑了公司下一步的业务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对本规划方案编制工作非常满意。

规划通过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分析、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可以看到规划期内网络建设方案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规划围绕国家、行业和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内外部发展形势和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牢固把握数字经济新赛道带来的“重要窗口期”,全面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及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的能力基础,助力内蒙古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咨询方法的创新应用

根据集团公司提出一体发力 “两个新型”,围绕算力网络要求,不断夯实网络资源能力和功能建设,提升端到端运营支撑能力。面向CHBN+VG全向发力,构筑省内1-2-10ms时延圈,赋能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围绕CHBN+VG,引入新技术,网络优化升级。

本规划基于全光底座技术,整体优化传输网络,构筑算力光网,满足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更广覆盖、更智能的承载需求。本规划首次从入算网络、算间智联、算力时延圈、智能管控等方面分析网络结构存在问题,并提出极简、智能、端到端等应用方案。

(二)、解决方案的创新点

传送网:面向算力网络、5G、千兆家宽等业务发展需求,贯彻算网融合的组网策略,基于全光底座、400G、OXC等技术,构筑算力光网,从优架构、赋能力、提效能、灵接入等方面进行全网优化,提升网络承载效能,引入随流检测、智能故障分析等智能管控功能,简化+优化网络及基础资源,实现绿色低碳算网建网目标。

1.优架构:以算力为中心,持续完善覆盖能力,优化网络结构,打造省内算力时延圈。

2.赋能力:400G、OXC、SPN小颗粒切片、50G PON、随流检测等技术赋能,打造面向算力网络的新型高能效、智能化传送网络。

3.提效能:网络及基础资源简化+优化,提升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及综合承载效益,实现绿色低碳建网。

4.灵接入:坚持“一张光缆网”,缩短末端接入距离,增强多网络、多系统、多技术间协同,全面提升端到端网络综合承载效能。

数据承载网:以家庭宽带、4G/5G及互联网专线等公众用户为基础,以政府、行业等toB用户为业务增长点,面向“东数西算”的国家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和各类云资源池布局,以及丰富的算云网融合业务承载需求,推进SRv6/G-SRv6、EVPN、400G高速端口、路由器层次化切片、随流检测等新技术落地,结合IP运维工作台及业务编排器,打造“大容量、优结构、低时延、高可靠、智能化”的数据承载网。

规划不断探索引入新技术,保持网络的技术先进性。

1.探索400G平台部署策略。

2.推动小颗粒切片技术快速落地。结合设备解耦进度,推进CPE-SPN部署,提升接入能力。

3.试点并引入50G PON技术。推动vOLT能力部署,依托SDN技术优势,加快跨域业务调度、协同管控、智能运维等能力的提升。

4.部署SRv6/G-SRv6及EVPN、路由器层次化切片等新技术。

5.推动智能管控系统部署,提升跨域及云网业务管控能力,充分利用省内资源融合承载省际、省内高价值专线,并实现分权分域管控。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