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内蒙古绰勒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域。富饶的河套灌区、南岸灌区等沿黄灌区,以及辽阔的西辽河平原、土质肥沃的松花江岭南地区,构成内蒙古主要粮仓。近几十年来,随着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完善,土壤肥料不断改良,抵御灾害能力不断提升,以及节水增效、节水增粮等工程的实施,区内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粮食产量由1980年的79 亿斤,增加到 2000 年的 247.8 亿斤,20 年间翻了3.1倍,年均增加 6.1%。由 2000 的 247.8 亿斤增加到了2023 年的791.6亿斤,23 年间翻了 3.2 倍,年均增加6.4%。自2004 年以来,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亩均产量也在大幅提升。粮食亩均产量由 1980 年的136 斤,增加到2000年的376.94 斤,增加了 2.8 倍。由 2000 年的376.94 斤,增加到2023年的 755.48 斤,增加了 2 倍。粮食总产量和粮食亩均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为保障全区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农田灌溉作为主要贡献因素之一,也在大幅度增加,2000 年全区耕地面积为1.06 亿亩,其中灌溉面积 3636 万亩,发展至今,全区耕地面积(三调数据)达到 1.73 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8693.5 万亩,耕地面积增加了 63%,灌溉面积增加了 96%。
从农业用水量分析,2000 年农业用水量为154.71 万m3,通过一系列农业节水措施,至 2023 年农业用水量又回归至154万m3,但农业灌溉用地下水量却由 2000 年的50.23 亿m3 增加至89.42 亿 m3,增加了 39.19 亿 m3,其中仅西辽河流域农业用地下水增加了 20 亿 m3。虽然我区积极开展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农业用水效率大幅提升,但农业扩灌新增用水远超节出水量。初步测算,我区年均外调粮食约 400 亿斤,则每年消耗虚拟水量约为200 亿 m3,其中消耗雨水资源量约为120 亿m3,消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约为 80 亿 m3,相当于年均外调了约80 亿m3的水,是我区工业用水的 4 倍、生活用水的6 倍,且这一部分水多为超采的地下水。
农业灌溉超用地表、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特别是一些区域长期大规模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河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威胁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和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因此,需要在算清水帐、调查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水资源承载灌溉面积能力,进而提出水资源条件允许下的粮食生产能力,为我区制定粮食生产目标,落实生态治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