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排水防涝五期--团结大街雨水截流管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15  字号:【  】  点击次数:18次

完成单位:包头市市政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为改建雨、污水管线,并对管线开挖后的道路进行恢复。主要内容包括:排水管线工程(雨水、污水)、市政设施恢复工程、交通设施工程。 

雨水管线工程:本项目涉及到的雨水管线管径及长度分别为D1400 雨水管线780米、B×H=2800×1400 雨水涵 396 米、B×H=3200×1400 雨水涵824 米、B×H=3600×1400 雨水涵 848 米、B×H=3600×1760 雨水涵 1342 米,管线总长4190 米。

污水管线工程:本项目涉及到的污水管线管径及长度分别为D600 污水管线501米、D800 污水管线 790 米,管线总长 1291 米。 

市政设施恢复工程:本次改造道路段落为团结大街(滨河东路-阿尔丁大街)段,主干道,长度为 3.9km,坡;破路恢复面积共计 51600m2,车行道罩面24872m2。

交通工程:破路恢复标线总 10817 平方米。

QQ_1760500443768.png

本工程为包头市排水防涝五期--团结大街雨水截流管线工程,是我市雨污分流综合治理 21 个月集中攻坚行动中投资最大、体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排水防涝项目,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全线采用预制雨水箱涵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将北起环城铁路、南至团结大街、西起昆河、东至阿尔丁大街的昆区、青山区北部区域雨水截流至昆河,减轻科技路雨水盖板涵、黄河大街西南总干雨水盖板涵系统出水压力,进一步完善昆区、青山区排水管网系统,提升排水能力,解决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对提高包头市城市内涝防御能力和城市雨污水综合利用水平意义重大。

二、项目亮点

本工程为包头市排水防涝五期--团结大街雨水截流管线工程,是我市雨污分流综合治理 21 个月集中攻坚行动中投资最大、体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排水防涝项目,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全线采用预制雨水箱涵的项目。

1、破解城市内涝难题,构建韧性排水体系

排水效能跨越式提升:项目建成后,团结大街雨水箱涵系统将北部区雨水西引排放,减少南部区雨水负荷,直接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增强:通过 1300 米雨水管线和箱涵规模化铺设,形成覆盖城市主干道的排水网络,暴雨峰值流量消减率达 40%,显著提升城市防洪排涝韧性。

2、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建造示范

装配式预制技术规模化应用: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箱涵,实现单日拼装量120延米,施工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 45%,为包头市首次大规模应用预制构件技术。

智慧化施工管理突破:通过“设计-制造-施工”全链条协同,精准控制12872.1平方米行车道恢复精度,安装误差≤2mm。

3、民生保障与城市更新协同推进

交通与经济双效提升:施工期间采取分标段作业策略,最大限度保障市民通行,工程完工后实现团结大街全面通车,区域交通效率提升30%。

地下空间集约化利用:集成雨水排放与道路恢复功能,减少管线反复开挖60%,降低市政维护成本,助力昆区夹心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落地。

4、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突破:通过截流管线与箱涵系统,区域雨水收集率提升35%,每年可回用雨水资源超 10 万立方米,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绿色建造标杆实践: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污染 80%,节地30%。

三、技术亮点

规模化采用预制雨水箱涵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革新方向。其施工高效快捷、环保经济、维护便捷、抗压耐腐等特点,通过标准化预制构 件促进地下综合管廊和蓄水系统建设,减少道路反复开挖,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尤其适用于现代工期紧张的市政项目,规模化采用预制雨水箱涵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实现了效率、经济性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柔性连接技术、完善标准化体系,推动其在城市更新与韧性基建中的深度应用。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