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棋盘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16  字号:【  】  点击次数:17次

完成单位:内蒙古通洋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项目背景

棋盘井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是自治区“小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超采区评估报告》(内政发〔2015〕3号),划定棋盘井超采区属于岩溶水小型基岩裂隙孔隙水浅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超采面积26.3km2。2019年12月,超采区现状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水位埋深均满足《双控方案》的目标要求,予以销号。

销号后受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出现持续下降现象,超采区治理效果出现反弹。2021年超采区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被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黄牌”警告。

2022年4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发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区域水资源管理长期宽松软,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整改目标落空,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生态状况堪忧。

2022年4月18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鄂托克旗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鄂旗党发〔2022〕3号),整改措施包括全面依法管理和高效利用疏干水;实施煤矿保水采煤通过采用底板加固、充填开采、封堵裂缝等措施,对所有井工煤矿实施保水采煤和奥灰区域治理,减缓奥灰水位下降。

为切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通报鄂尔多斯市典型案例问题整治整改方案》有关要求,针对棋盘井超采区现状地下水存在无序开采、超量开采等问题,导致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2022年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发布《关于开展地下水超采区自评估工作的通知》(内水资〔2022〕186号),要求被列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超采区编制超采区治理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要求,为达到地下水管控区及超采区内压减目标,内蒙古通洋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鄂托克旗棋盘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方案重点对超采区范围内的水源井进行封闭及煤矿实施保水采煤,疏干水进行压减,提出“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以现状为依据,制定“一矿一策”的治理方案,2025年达到地下水水量与水位的双控目标。

二、超采区地下水超采情况及原因

(1)现状超采情况

2014年实际开采量715.29万m3,超采量为202.83万m3。2021年棋盘井地下水超采区总开采量为1205.10万m3/a,2021年K191监测井地下水埋深218.89m,与2018年超采区销号时水位对比下降16.69m。

(2)超采区内水位持续下降原因

超采区内外共有煤矿16家,煤矿开采过程均产生疏干涌水。煤矿开采产生的疏干水,虽然不是直接开采奥灰水,但很大程度上截留了奥灰水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从而减小了奥灰水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

现状棋盘井地区打井深度不断加深,目前打井深度在500-800m,直接将井打在奥灰水含水层上,年开采量大,而且超采区北部奥灰出露补给区现状由于非煤矿山开采破坏了地下奥灰水的补给通道,奥灰水补给速率慢,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用连采连充模式,将一些地质断裂缝隙封堵,导致上层砂岩水不能正常通过断裂缝隙补给奥灰水含水层。

棋盘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前集中开采水源地和工业自备井大量开采奥灰水,同时桌子山南段岩溶地下水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后水位整体下降,拉僧庙泉域大泉涌水消失,大气降水量小、区域地下水补给不足等因素是超采区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合超采区及管控区奥灰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超采区地下水连年大幅超采是导致超采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同时管控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和自然干旱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等人为和自然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超采区获得的补给量减小,是超采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间接原因。

三、超采区治理现状

(1)为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现已对超采区内企业自备水源井逐步关闭。从2017年至2022年5月,总计封停自备水源井23眼。

(2)停止地下水集中供水工程向企业生产供水。从2017年开始,棋盘井灏通水务公司已停止向原供水的4家企业提供生产用水,仅供给厂区生活用水。

(3)推进水源优化配置工程。2017年将双欣选煤厂、正丰选煤厂、红缨煤焦化、红雷选煤厂四个企业用水自备水源井置换为疏干水和再生水。

(4)超采区内布置4眼地下水位监测井,采取严格的取水管理等措施控制开采量。

四、超采区治理方案

(1)封闭自备水源井

对于超采区内工矿企业自备水源井全部封停,对于超采区外企业自备井具有水源置换条件的自备井全部封停,不具有水源置换条件的暂不封闭。其中超采区内计划封停28眼水源井,水源井全部封停后可压采地下水518.1万m3;超采区外计划总封停水源井43眼,可压采地下水75.14万m3。

(2)水源置换工程

现状年地下水管控区生态绿化全部取用疏干水。本着优水优用的原则,生态用水应优先采用管控区内再生水进行置换,对水质较好的疏干水用于工业生产。

1)工业水源置换

对地下水管控区通过自备水源井或自来水公司取用地下水的工矿企业用水户,通过黄河水置换地下水。对利用地下水的企业配置黄河水指标,黄河水指标1084.1万m3,置换出地下水量339.97万m3,其中超采区内生产压减地下水量126.77万m3,超采区外生产压减地下水量213.20万m3。

2)集中供水水源井置换

对于位于超采区内的城镇集中供水水源井进行全部封停备用,利用黄河分配水量进行置换,压采地下水512.13万m3(超采区内)。

(3)疏干水产生量减少措施

通过对各煤矿调研,按“一矿一策”的原则,分析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疏干水产生量、疏干水自用量、开采年限、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按照保水采煤、封闭采空区、生产工艺改为连采连充等措施。分析最终确定到2024年底疏干水产生量控制指标为579.7万m3,其中超采区内煤矿疏干水产生量控制指标为219.69万m3,超采区外煤矿疏干水产生量控制指标为360.01万m3。

(4)加强超采区内地下水动态监测

根据调查,目前棋盘井超采区及周边共有地下水监测观测孔28处,其中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内共有地下水监测井5眼;煤矿自身监测孔7处;超采区周边共有监测孔16处,全部为煤矿自身观测孔。计划到2022年底前建立起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系统,监测孔增至32眼。

(5)加强奥灰水补给区非煤矿山开采治理

要求下游工矿企业开采完成后将河道恢复成天然河道,禁止将河道进行护底处理。对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整合管理,保护奥灰水补给通道,增加奥灰水补给来源。从现有条件中考虑,可在黑龙贵沟附近有条件利用采掘完的矿坑进行蓄水工程,在黑龙贵沟内建设小型临时拦水堰,增加洪水在黑龙贵沟内的下渗时间,可以更好的补给奥灰水。

QQ_1760603444868.png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