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17  字号:【  】  点击次数:18次

完成单位: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项目位于园区清源路与装备大道交叉口东南角(兴胜镇宏庆德村、沙尔庆窑子村)。

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34005.17 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二、项目建设背景

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抢抓氢能产业发展关键机遇期,促进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坚持党对新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紧紧围绕“双碳”目标,立足自治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氢能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基础,把握能源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打造绿氢生产应用基地,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培育和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建立自主可控的自治区氢能全产业链,支撑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建成后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拟引入不少于 15 家企业,重点引入新能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燃料系统、电堆及2其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氢能装备类企业,打造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近 20 亿元、税金 4 亿余元,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余个。

三、项目建设内容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作为包头装备制造园区项目投资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本项目建设成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氢能装备制造业新型示范型园区,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位于园区清源路与装备大道交叉口东南角(兴胜镇宏庆德村、沙尔庆窑子村)。总规划占地面积 91787.36 平方米(137.68 亩)。总建筑面积 71892.97 平方米,包括 7 座标准化厂房,其中 6 座标准化厂房为新建,1 座标准化厂房为利旧,新建科研楼,加氢站,公辅设施等。

四、可行性研究方法专业性及创新性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具有显著的专业性,通过专业的思维模式,为项目带来专业的视角和思路。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充分研究以下专业领域,通过氢能源装备的销售市场、新能源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氢能源装备企业的生产规模、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周边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以确保研究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以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确定新能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燃料系统、电堆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氢能装备类企业的生产工艺布局,生产规模,以及确定合理的园区交通组织,优化建筑布局,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生产工艺布局及物流运转模式。

可行性研究基于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氢能源装备产业市场、新能源及氢能源相关技术评估、经济预测等。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敏感性分析、风险评估,使本次报告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可行性研究方法同时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改进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新兴领域的出现,传统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可能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引入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预测精度等。对于新能源、氢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估。在本次可行性研究中,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创新思维为本项目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五、新理念、新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1. 氢能装备制造业新理念、新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氢能装备制造业应用以下新模式,包括系统集成创新模式,包括多能耦合系统,一体化系统实现能源转化效率大大提升。材料循环体系,燃料电池铂催化剂回收率突破,退役储氢瓶纤维复合材料热解回收制备汽车结构件。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氢能装备制造业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氢能装备碳足迹追溯系统全覆盖。新型商业模式,氢能装备服务化模式设备利用率提升。

氢能装备制造业正经历从单一产品创新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的范式转变,本项目通过数字孪生、材料基因组、智能传感等使能技术的交叉融合,研究行业未来发展动态,预测氢能经济商业化进程,指导本项目工艺方案及入驻企业发展方向。

2. 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减排及建筑碳排放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本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基本级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多方面多专业配合采用绿色建筑适宜技术,达到绿色建筑要求。

本项目中节能措施分为建筑节能、设备节能、电气节能和节水措施。在建筑设计上采用通风、朝向好的平面布置,采用保温、隔热性能佳的建筑墙体、屋面材料,采用高隔热性的遮阳玻璃,在降低空调热负荷的同时,也可提高外窗周边的环境舒适性。设备节能在满足使用条件、保证质量、符合安全的前提下,选用节能效率高的设备、缩短流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达到节约能源目的。本项目入驻企业均为新能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燃料系统、电堆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氢能装备类企业新型企业,工艺选用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通过采用相应的节能措施、管理手段,项目建成后,产品的综合节能指标可以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为提升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能耗,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是未来建筑领域低碳减排的必要途径,建筑物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涉及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等系统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及可再生能源系统产能的减碳量、建筑碳汇的减碳量的计算。通过计算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满足国家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本项目部分建筑采用装配式结构,钢结构标准厂房采用装配构件,且非承重墙体采用高精砌块,达到满足装配率的要求,以经济合理为前提,设计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设计理念,以安全、实日、经济为基本原则,发挥工业化优势,控制造价,降低成本。

3. 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本项目各标准厂房及附属建筑设置屋顶光伏,屋顶光伏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用户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增加收入来源。从长远来看,屋顶光伏的投资回报率高。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享受后续的长期收益。屋顶光伏是分布式光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屋顶光伏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能源系统进行集成,如储能、风能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互补。同时,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光伏系统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六、项目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园区工业企业的产业积聚,推进园区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园区企业创新,丰富园区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快园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项目的建成,将会为园区企业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建设氢能装备制造标准化厂房,能搭建平台,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推进项目引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强化服务,完善并种配套优惠扶持政策, 增强吸引力,从而聚集市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资本、人才、先进管理和技术。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将成为包头市又一个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窗口。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把招商引资新项目和重点项目布局落户其中,更多企业的投资建设, 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土地受益金、税收收入将十分可观。

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可以增进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加强了相关产业的配套,增加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也可以拉动了当地的GDP 的增长,因此,投资本项目社会效经济益显著。

七、项目的应用价值

本项目实施是落实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园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园区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的的具体体现;是大力扶助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活跃区域经济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园区产业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合理化,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园区经济增长和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申报奖励的理由考虑本项目研究方法具有专业性及创新性、新理念、新技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而具体的阐述,有力地说明本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

八、研究结论

建设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园区形式发展工业能有力地推进“四个结合“。一是与推进城镇化的结合,优化布局结构。二是与推进工业化结台,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与推进专业化结合,优化区域结构。四是与推进集约化结合,形成规模效益。

综前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家、内蒙古、包头的大环境,无论是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经济、生态、科技效益方面,该项目均是可行的。

image.png

QQ_1760670261626.png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