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锡林郭勒盟乾图交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建设理由
规划的国道 305 线庄河至西乌珠穆沁旗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年7月版)普通国道网 12 条首都放射线、47 条北南纵线、60 条东西横线和182 条联络线中60条东西横线中的一条。规划的国道 305 线起于辽宁省庄河,经盖州、营口、大洼、盘锦、盘山、义县、北票、敖汉旗、巴林左旗,终点止于巴彦花,是我国北方煤炭基地(白音华煤田)与沿海港口(锦州港、盘锦港、营口港和庄河港)有效对接的一条主要运输通道。国道 305 线浑德伦至白音华段公路是国道 305 线的终点路段,是锡林郭勒盟与赤峰市经济互联互通和资源输出的主要通道之一。赤峰市境内的G305 线已建成二级公路,本项目现有公路为四级砂石路,已成为国道 305 线的“断头路”,为发挥区域路网整体效益,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已将本项目列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国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实施国道 305 线在内蒙自治区境内的全线贯通,对于完善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锡林郭勒盟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立足“五大任务”的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点推进“五横五纵”公路网主骨架建设,本项目是锡林郭勒盟“五横五纵”公路网主骨架布局规划中“横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东西横向的运输通道。为促进锡盟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交通先行作用,着力补齐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构建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已将本项目列入《锡林郭勒盟“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推动锡(林郭勒)赤(峰)朝(阳)锦(州)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区域交通运输畅通通道,实现全线畅通运转,构建完善的交通走廊;提出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重要通道,打造汇集各节点的物流走廊。本项目不仅是东北陆海新通道中公路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本项目终点区域有规划的白音华工业园区,是蒙东区域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枢纽。本项目的建设对促进锡林郭勒盟积极融入东北陆海新通道,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方案
路线起于浑德伦,顺接赤峰市境内已建成的国道 305 线下伙房至浑德伦段公路,起点桩号为 K0+000,从起点沿现有砂石路向西北方向布线,在珠日和敖包南侧转向西方向布线,经萨如拉宝拉格嘎查、罕乌拉居委会南侧,于 K29+510 处下穿在建的白林铁路框架桥,于 K44+000 处转向西南方向,在 K44+740 处开始沿纬六路布线,于K46+070处转向西北方向沿经五路布线,经镍铁合金项目西侧、佳能煤炭加工东侧及污水处理厂东侧,在中石油第五加油站东侧接国道 207 线,终点桩号为K48+700。路线大体呈东向西方向。
本项目路线长 48.70 公里,路线主要建设规模见表 1。

3、技术标准
通过对本项的功能定位、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分析,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推荐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 80km/h,除白音华工业园区经五路(K46+070—K48+700 段)路基宽采用 16 米,其余路段路基宽采用12 米,路面宽采用10.5 米,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4、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44684 万元,每公里造价为 918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为 35285 万元。

2)资金筹措
依据“十四五”时期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项目法实施方案,普通国道西部地区二级公路补贴 800 万元/公里,且中央投资补助额度不超过项目建安费。本项目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造价为 725 万元/公里,不超过普通国道西部地区二级公路补贴800万元/公里。因此,中央投资补助额度按项目建安费金额。

3)建设工期
计划于 2023 年开工,2024 年完工,施工期为 2 年。
5、经济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经济上可行,能够抵御费用和效益双向10%的不利变化,抗风险能力较强。
6、土地利用评价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 2011-124 号)计算分析,本项目中各分项工程的占地指标和总体占地指标均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同时,征地拆迁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

7、其他评价
工程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建设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直至整个施工阶段和公路运营阶段,分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防治结合,改善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节能评价:本项目节能效益显著,运营期内节约总燃油量14602.57 万升,折合标准煤 15.51 万吨。
社会影响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区域公路网的布局;促进当地工业、新型农牧业、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当地居民的就业条件;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促进交流,加强了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同时,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带来征地拆迁,占用国土资源,空气及噪音污染等问题。项目在方案设计时已经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低,项目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既定目标的实现是有保障的。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本项目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T=0.1892,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等级(一般负面影响),落实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后风险等级判断 T=0.1003,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一般负面影响)。拟采取措施能有效化解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本项目最终确定为低风险项目。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