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内蒙古纵维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研究背景
人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边疆地区,其人口发展特征与全国既有相似性,也有独特性。近年来,内蒙古人口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口流出加剧,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更深,专科以上较高学历人群比例持续提升且高于全国水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现象突出。这些特点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深入研究内蒙古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实现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一)落实国家战略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作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其人口发展不仅关系到自治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实施。通过研究内蒙古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可以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具体实践路径,推动内蒙古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应对人口变化挑战
内蒙古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老龄化、人口流出加剧等特征,这些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萎缩、养老负担加重等。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提前预判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缓解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
人口变化对公共资源的需求和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人口总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需求减少,而老龄化加剧则需要增加养老资源的投入。通过研究人口变化趋势,可以为政府提前布局公共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内蒙古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多于西部地区,边境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加剧了区域发展失衡,影响了自治区的整体发展。通过研究人口变化趋势,可以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区域人口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推动政策创新
人口变化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如何在少子化背景下提高生育率,如何在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完善养老政策,如何在人口流出加剧的情况下吸引人才等。通过研究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可以为政策创新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策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精准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人口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可以丰富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为内蒙古人口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综上所述,研究内蒙古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政策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系统的分析,可以为内蒙古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实施提供具体实践路径。
三、工作过程
本课题研究于2024年4月10日,签订合同后开始编制,期间研究团队在内蒙古多个盟市开展了实地调研,走访了政府部门、社区、学校、企业等,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深入了解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于2024年11月下旬编制完成上交了报告送审稿。送审稿于2024年12月66日经评审通过,后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完善后,上交了报告最终稿。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人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当前,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内蒙古作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其人口发展特征与全国既有相似性,也有独特性,如人口流出加剧、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更深等。因此,研究内蒙古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实现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蒙古人口发展现状与趋势
人口总量变化:2001-2023年,内蒙古人口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11年出现拐点,人口开始逐年下降,2023年跌破2400万。未来,内蒙古人口负增长态势将长期延续,预计到2050年,总人口将降至2020年的88%左右。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少子化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进一步下降。2023年,内蒙古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8%,比2020年增加3个百分点;0-14岁少儿人口占比13.82%,比2020年下降0.22个百分点。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7.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1%。
人口素质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内蒙古专科和本科人口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例分别为10.52%、8.53%,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健康素质稳步提升,人口死亡率总体稳定,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56岁。
人口布局变化:内蒙古人口分布不均衡,整体呈东多西少,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但边境地区人口流失明显,“空心化”现象加剧。
(三)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人口总量下降有助于缓解资源压力,劳动者面临更多的就业选择,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老龄化加深倒逼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受教育程度提升有助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人口流动集聚为地区发展带来活力。
不利影响:人口总量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容量下降,老龄化少子化使社会各方面压力增加,人口分布不均加剧区域发展失衡,人口外流加剧城乡发展差距。
(四)应对策略
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改善生育养育保障政策,提高育龄人口生育意愿;加快普惠托育体系建设,解决“孩子没人带”问题;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充分释放生育潜能。
完善教育政策: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提升学龄人口素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加快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人才;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持续提升国民素质。
完善养老政策: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发掘经济新动能。
完善经济政策及配套措施:健全人口监测体系,完善人口与发展协调机制;夯实人口发展基础,促进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向而行;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塑造人口发展新格局。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人口变化趋势的系统预测和深入分析,揭示了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抓住“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机遇,通过完善人口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