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引绰济辽工程的延续工程,加快引绰济辽二期支线工程 的建设才能保证引绰济辽工程引调水输送至 14 个工业园区和城镇生活用水受水 点,发挥引绰济辽工程的真正效益。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 综合规划(2010-2030)》、《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年)》、《辽 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年)》、《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松花江 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的若干意见》等报告和文件中重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配置工程之一。引绰济辽 工程和引绰济辽二期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 水状况,是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型 引水工程。其中引绰济辽工程是“十三五 ”期间国务院确定实施的 172 项重大水 利工程之一,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十四五 ”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实施的 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引绰济辽工程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到西辽河,向沿线城市及工业园区供水 的大型引水工程,工程由文得根水利枢纽和输水工程组成。文得根水利枢纽地处 嫩江支流绰尔河流域中游,坝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上游 90 公里处,是绰尔河流域的骨干性控制工程。引绰济辽工程调出区为绰尔河流 域,受水区范围为通辽市、兴安盟(市)府所在地的科尔沁区、乌兰浩特市、两 盟市所辖的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 泉县等七个旗县的城区以及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 园区,设计最大年调水量 4.88×10 亿m³。输水工程全长 390.26km,自北向南穿 越洮儿河、霍林河,涉及兴安盟、通辽市,采用自流的方式输水,最终到达西辽 河干流通辽市的莫力庙水库。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起点接引绰济辽工程主干线预留分水口门,通过输水管道 将水送至各受水点。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4.36 亿m³ , 其中兴安盟 1.49 亿m³ , 通辽市 2.87 亿 m³ 。输水工程全长 395.26km,其中兴安盟段总长 129.81km(含 乌兰浩特支线利用已建管线 47.69km),通辽段总长 265.45km。工程共 9 条支线, 分别是兴安盟乌兰浩特支线(其中利用已建管线47.69km)、科尔沁右翼右前旗
支线、突泉支线(城区段和循环经济园区段)、科尔沁右翼中旗支线,通辽市扎 鲁特旗支线、科尔沁左翼中旗支线、开鲁支线、通辽市经济开发区支线、通辽市 科尔沁支线,分别向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兰浩特市经济开发区、科右前旗 工业园区、突泉县生活水厂、突泉循环经济园区、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生活水厂、 西日道 卜产业园和阿木斯尔工业园区、扎鲁特旗工业园区、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和 宝龙山工业园区、开鲁工业园区、通辽市经济开发区、科尔沁工业园共计 14 受 水点供水。
2 工程任务与规模
引绰二期工程任务是从引绰济辽工程干线向受水区供水,保障受水区工业和 城镇生活用水。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4.36 亿m³ , 其中兴安盟 1.49 亿m³ , 通辽 市 2.87 亿 m³ , 工程供水范围总规划面积为 1306.82km²。
3 工程建设必要性
(1)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引绰济辽工程的支线配套工程,引绰济辽工程于 2018 年开工,主要任务是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至西辽河下游通辽市,向沿线 城市和工业园区供水,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解 决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和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 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供水范围内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矛盾的重要措施, 是推进调入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引绰济辽工程的整体效益、发挥调水工程作用,解决引绰 济辽工程“最后一公里 ”的必要工程。
(2)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有效解决西辽河干流地区缺水问题,保障科尔沁 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促进通辽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缓解该地区生态环境持续 恶化状况的重要途径。建设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在满足绰尔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用水后,还可以提供多年平均水量 4.54 亿m³ , 通过输水工程,将优质的 II类 地表水输送到西辽河地区,为西辽河下游地区的通辽市科尔沁区、开鲁县以及输 水工程沿线的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等城区供水,多年平均水量为 2.87 亿m³ , 除 保证该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满足调入区城区的经济发展用水需求外,为保障调 入区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实现通辽市“十四五 ”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经济发
展目标,遏制科尔沁区地下水超采以及缓解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提供有力 的支撑,促进通辽市发展的战略构想的实现。
(3)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实施《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 划(2011-2020 年)》,推动兴安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兴安盟经济振兴, 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和边境地区繁荣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工 程。建设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可以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科右前旗以 及突泉县等城区及工业园区供水 1.49 亿m³ , 除保证该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外, 可以满足兴安盟地区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造福人民。兴安 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尽快开工 建设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早日实现引水,实现水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对于 兴安盟来说,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工程实施 后,可提供年均4.23 亿m³ 的水量,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有效控制 地下水的开采,规划年受水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可开采量的 54%,较现状开采量减 少 15%,可遏制地下水超载;工程实施后,地下水埋深将逐步恢复到允许地下水 最大埋深,使地下水逐步恢复采补平衡,缓解当地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等生态 恶化的被动局面,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综上所述,引绰济辽二期工程的建设是解决引绰济辽工程最后一公里、实现 引绰济辽工程整体效益的支线工程;是构建多水源保障体系,提高调入区水资源 安全保障水平,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维系区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 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战略性 的水利基础设施支撑;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 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措施,也是推进调入区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战略措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4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为 I 等大(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 3 级,次要建筑物为 4 级。泵站及管线交叉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 3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
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加压泵站、压力管道、输水管线附属建筑物、事故调蓄水 池、高位水池、调压设施、输电线路、办公楼、与公路铁路河道交叉建筑物等组 成。工程输水线路总长为 401.75km,压泵站 6 座,总装机 14460kw;新建 9 座事 故调蓄水池,备用水量为 363 万 m³。
(1)兴安盟段:输水线路长 133.13km,其中乌兰浩特市支线 48.25km(利用 已建管线 47.68km)、科右前旗支线 24.08km、突泉县支线 14.59km、科右中旗支 线 46.21km。兴安盟段新建 4 座加压泵站、总装机 7960kw;
(2)通辽段:输水线路总长 268.62km,包括扎鲁特旗支线 57.19km、科左 中旗支线 90.16km、开鲁支线 39.05km、通辽市经济开发区支线 40.97km、科尔 沁区支线 41.25km。通辽段新建加压泵站 2 座,总装机 6500 千瓦。
5 工程项目设计重点和难点
引绰济辽工程于 2018 年开工且进展顺利,按照进度计划引绰济辽工程将于 2025 年6 月通水。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是引绰济辽工程的支线配套工程,引绰济 辽二期工程范围涉及兴安盟、通辽 2 个盟市 9 个旗县区。支线起点接引绰济辽工 程主干线预留8 个分水口,经 9 条支线将水输送至 14 个受水点。各支线与引绰 济辽工程主干线构成庞大的供水系统,支线数量多、距离长、跨度大,引绰济辽 二期工程支线与引绰济辽工程干线供水系统直接连接,形成了庞大的供水系统, 在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工况复杂。需统筹考虑二期工程运行对引绰济辽工程的影响, 需做好引绰济辽工程和引绰济辽二期工程联合调度方案,才能保证 2 个工程顺利 衔接并安全运行。
(1)工程地质勘察重点
1)9 条支线过于分散分散,难以统一管理,9 条支线分布在 9 个旗县区、勘 察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
解决措施:地质外业项目部设在扎鲁特旗,按照9 条支线设置 5 个小组,各 自同时开展外业工作,同时进行内业资料整理。
2)9 条输水线路穿越冲积平原、缓坡丘陵、风积砂地多种地貌类型,地层 岩性种类多。地基岩土覆盖层物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基岩地基与土基交叉,地下 水及土腐蚀性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都是勘察 中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措施:研究方法采取利用已有区域地质成果,分析输水线路区的地貌类 型与成因,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钻探、探坑取样、抽水试验、土壤腐蚀 性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岩土物理力学试验等手段研究松散层的性质,评价岩土 体的工程性质。重点查明管线地层岩性分布和地层结构特征,尤其是特殊性土层 (包括淤泥质软土层、粉细砂层)的分布特征,对管线各段提出基础地层地基承 载力及临时开挖边坡,同时应查明工作区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的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为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2)输水工程设计重点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共包含 9 条支线分别是乌兰浩特支线、科右前旗支线、突 泉支线、科右中旗支线、扎鲁特旗支线、科左中旗支线、开鲁支线、通辽经济技 术开发区支线、科尔沁工业园区支线。结合地形、地质、环境、施工、交通、运 行管理、建设征地、既有地面地下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了每 条推荐方案,输水管线总长度共计约 401.75km ,其中乌兰浩特支线利用兴安盟 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工程已建输水管线总长度约 47.68km 。工作重点及难点:
1)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各受水区工业园区主要部门对接、沟 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并组织设计人员对线路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做好输 水管线平面定线工作。
2)交叉穿越设计:本阶段应与公路、铁路、河道管理部门确认交叉穿越位 置,并取得主管部门穿越意见,并对穿越公路、铁路、河道进行了专项设计方案。
3)根据输水管道管径、设计内水压力、管道外部荷载、耐久性对管道进行 经济比选复核,并相应对球墨铸铁管、PCCP 管和压力钢管进行了结构设计。
4)附属建筑物:结合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地形条件、排水通道、检修条件 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附属建筑物的设置。
5)结合地质资料,对管道基础不良地质段应重点研究,相应对管基处理方 案详细设计。结合地质资料,环境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对 PCCP 管道、压力钢管 进行阴极保护设计。
6)结合水力坡降线选定了 6 座加压泵站厂区位置,对 6 座加压泵站进行了 厂区设计、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泵站厂房建筑景观设计。
7)蓄水池容积较大,设计时考虑挖填平衡减少外运土石方。对事故水池进 出水系统做了设计,考虑事故水池水体循,事故检修可供水量满足受水区备用水 量要求。
(3)输水系统主要特点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与引绰济辽工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个工程共同构 成了一个庞大的输水系统,本工程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特点有:
1)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支线与引绰济辽工程干线工程的联合运行问题。如何 减小支线工程水力过渡过程对干线的影响、水力过渡过程干线与支线的相互影响, 保障整个供水系统的安全问题,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干线有压重力流段共有 6 条分水支线,只要其中任意一条支线的取水量发生变化都会对干线和其他支线 造成干扰及影响,引起整个系统的压力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保证干线及 各分水支线安全稳定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解决方案是对稳流连接池 至 1.5 万m3蓄水池的输水干线上及其6 条分水支线构成的有压重力流系统进行水 力过渡过程计算(即水锤计算)。因为各支线会互相影响,所以必须把所有干线、 支线纳入一个整体,全盘考虑。引绰济辽工程,我院对稳流连接池至 1.5 万 m3 蓄水池的输水干线进行过水锤计算,我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水利科学研究 院、武汉大学联合进行水锤分析计算,主要成果有:a.计算支线的关阀水锤危害, 并复核其对干线的影响;b.找到最佳水锤防护方案,减小水锤危害,预防爆管事 故发生;c.计算支线流量调节对其他支线及干线的干扰危害;d.找到最佳调度运 行方案,将干扰危害降到最低;e.对加压泵站进行停泵水锤计算,找到最佳水锤 防护方案,保护泵站及加压段管线安全。将稳流连接池后的有压重力流系统与引 绰济辽二期工程完整衔接,将全面统筹、综合设计,得到一套完整的水锤防护方 案及调度运行方案,为日后运行解决后顾之忧。
2)各水支线的流量按需分配,支线的用户压力必须满足水压要求。通过合 理选择各分水口的调节阀型式及数量;合理选择各加压泵站内水泵型式及台数; 有加压泵站的各支线实现调节阀与泵站的联动运行解决流量分配、压力的需求。
3)其中有 6 条支线为先重力后加压的供水方式,水泵机组的选型设计、台 数选择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上下游流量匹配关系,通过调整水泵运行台数及变 频调节来实现。
(4)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主要特点
1)工作重点和难点
①由于本工程属线性工程,涉及的土地及类型较多,需各级政府逐级下发至 行政村后进行实物调查,周期长,且在调查过程中需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 会出现很多问题,且在调查结束后在前期工作过程中,部分村民仍会抢栽抢种, 有甚者盖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
②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测绘工作是关系到本项目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及影响社 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准确合理的测定建设征地移民界线是本次测绘任务的重点 及难点。
③由于线路较长,且处于平原区,涉及乡镇较多,占用部分耕地,失地农民 需要进行生产安置,部分农村移民剩余耕地资源少,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对生产 安置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同意见和想法,移民生产安置是本工程的最大难点。
④线路范围内可能存在与输电线路、通讯线路、文物等专项设施穿越,尤其 地下,在调查过程中存在困难,且地上专项设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实施过程 中也是一大难点。
⑤有关土地政策处的变化,会导致移民安置意愿发生变化,本工程建设期间 关于土地补偿标准政策会有变化及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移民安置方案可能 会发生相应变化,对工程投资规模和整体效益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故在设计过程 中,应考虑各种变化因素,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2)解决措施
①与主体协商,合理调整工程布置,以少征地为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 量少占敏感性实物。
②与主体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面积,多利用现有交通道 路。
③测绘工作采用高精度的施测仪器、正确求解坐标转换参数及采用合理的作 业方法是本项目的技术关键。在作业中与地方土地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及设计 人员的良好合作是完成好本次测绘任务的保证。
④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对实物量进行影像资料采集,并与当地农民解释有 关政策、法律,让其了解工程建设必要性,尽量减少其个人利益。
⑤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专项设施本着“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进行改复 建,不需改复建予以补偿。
⑥采用国家、 自治区规定的有关补偿标准合理概算投资。
(5)环境保护设计主要特点
1)设计重点和难点
①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共包括 9 条支线,涉及 9 个旗县区,输水管线线路长, 工程占压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程度各不相同,环境保护措 施设计项目多、类型多,相应产生较大的工作量。
②初步设计阶段部分输水管线布置发生变化,需要核实工程与环境敏感目标 的位置关系,确保工程布置与设计不存在新增环境制约因素。
③输水管线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工程施工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结构、景 观环境、重点保护对象造成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小影响程度。
④有 2 条支线穿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附近有未批复的饮用水源集水井, 工程施工开挖产生施工降水对区域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补给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污 废水、固体废物堆放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免不利影 响。
⑥工程输水管线穿越河流,施工方式采取围堰导流、开挖的形式,施工对河 流水环境、水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压土地,造成植被损失,施工范 围内地表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本工程占压土地类型主要是耕地、林地、草 地等,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减小生态环境破坏。
⑧施工污废水、扬尘、噪声、固废对工程周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污染影响, 对较近的居民等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环保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提出 符合实际的处理方案。
2)解决措施
①由于本工程支线多,线路长度长,需要按照不同线路,不同占地情况结合 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进行各个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和概算,环境保护设计 编制过程中,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发挥各专业特长,在设计周期内高质量、 高效率的完成设计成果。
②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和输水管线线路走向,复核工程占地范围与生态保护红 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明确工程影响范围内环境敏感对 象。
③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有 4 条支线分别穿越荷叶花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实验 区,开鲁县太平沼、保安沼自然景观旗县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莫力庙水库自然 保护区实验区,根据工程在保护区内的建设内容,预测分析工程对保护区保护对 象的影响源和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保护区保护对象不受工 程建设的影响,根据保护措施设计,核算环保投资概算。
④工程有 2 条支线分别穿越科右前旗科尔沁镇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科 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该两条支线附近均有未批复水 源地集中供水井。根据工程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内容和工程对水源地、水源井 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
⑤根据输水管线穿越河流位置、长度、施工方式等情况,预测分析工程施工 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河流水环境系统。
⑥根据工程土方施工、临时占地造成区域地貌破坏,地表裸露,产生水土流 失,根据不同影响方式、影响类型和生态环境类型分析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按 照不同生态类型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⑦根据施工期污废水、扬尘、噪声、固废产生源强和工程周边敏感目标分布 情况,设计合理可行的处理、防治措施。
(6)工程信息化系统设计
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工程建设周期长、范围广、专 业多,涵盖了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分阶段建设, 为保证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按照整体思路、整体架构、先进技术建设实施,有 必要充分利用系统总集成统筹各类信息资源将各阶段信息化成果集成整合为一 个有机整体,全面服务于工程安全建设与管理、工程安全运行与调度管理,突出 工程信息化带动工程现代化的作用和意义,发挥工程信息化投资价值和效益。
平台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 创建以智慧云平台、多维网平台和智慧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为支撑,以工程质量监 控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系统、工程业务管理系统,工程专业管理系统、工程运行
管理系统和工程智慧决策支持等系统为一体的智慧协同工作场景,形成以工程大 数据云中心为基础,智能应用为核心,智慧建设和运行调度管理为目标的新型智 慧管控模式,从而为大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能、保障工程质量、进 度和安全、提升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实现调水工程更 安全的建设,更智能的管控和更智慧的运行。
实现工程自动化调度和信息化管理,设计在兴安盟段分调度管理中心和通辽 段分调度管理中心建设信息化管控平台,负责完成各支线集中调度、监控和管理, 对本工程各支线泵站,控制阀站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兴安盟段分调度管理中心 和通辽段分调度管理中心分别上传数据至引绰济辽供水分公司,最终实现干线与 支线统一调度与管理。
6 节水符合性评价
本次可研设计预测需水量计算过程中,遵循《城市节水评价标准》、《内蒙 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等相关规范要求拟 定强化节水用水定额。规划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符合兴安盟、通辽市宏观经济发 展定位,也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受水区发展规划和定位,秉承绿色、发展的 规划理念,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抑制不合理的需水,控制需水总量。按照近 水近用、高水高用、优水优用、高效利用的配置原则和优先生活、协调生产、生 态的配置关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布局和水源工程格局,进行水资源合理配 置。本工程不论从需水、供水分析,还是从水资源配置方案等方面,都体现了节 水优先的发展理念,符合节水要求。
7 节能效果综合分析
本工程能源消耗分为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期两部分。工程建设期计划为 30 个月,其能源消耗主要是工程施工期内各类施工作业设备的能源消耗。据施 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期的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是:柴油、汽油和电力三类,三类 能源消耗数量经折算成标准煤为 29926.72tce。经估算,工程运行期电力消耗总 量为 319331.4 万 kW ·h(30 年),折算成标准煤为 392458.29 tce。本工程在 建设期与运行寿命期总的能源消耗折算成标准煤为422385.01tce。
根据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分析成果 ,工程运行期 30 年项 目综合效益为 2192923.2 万元,运行费用为 289261.5 万元(30 年),净效益为 2192923.2 万
元-289261.5 万元=1903661.7 万元(2022 年一季度价格水平)。按 2020 年价格 水平折算,工程运行期的综合效益为 1762649.72 万元。
根据本工程经济寿命内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本工程 综合能耗指标为0.240t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低于国家制定的“十四五 ”期末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 0.46 吨标准煤节能目标要求,同时也低于内蒙古 自治区制定的“十四五 ”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 0.77 吨标准煤节能 目标要求,属节能投资项目。
8 施工进度计划
总工期为 30 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 2 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为 26 个月(有 效施工期 17 个月),工程完建期 2 个月。
9 建设征地情况
工程共计征用地 26111.20 亩,其中永久征地 3964.58 亩,临时用地 22146.62 亩。
10 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合计: 593936.74 万元
其中:工程投资: 471527.02 万元
工程占地补偿投资:61347.33 万元
环境影响补偿费: 4845.81 万元
水土保持投资: 9187.58 万元
文物保护费: 1600.00 万元
穿越工程: 16128.00 万元
输电线路工程: 8221.00 万元
建设期融资利息: 21080.00 万元
11 项目法人组建和资金筹措
引绰二期工程项目所需资金来源由项目公司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和项目公司 承担的债务资金组成。资本金由自治区政府、兴安盟、通辽市以及相关旗县,按 照公司持股比例出资。其中,内蒙古水务投资集团代表自治区政府出资资本金总 额的 72%,兴安盟以及相关旗县共需出资资本金总额的 13%,通辽市以及相关旗
县共需出资资本金总额的 15%。引绰济辽二期工程项目批复资本金为 328712 万 元, 占总投资比例约为 55.34%。
债务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贷款年限 20 年,贷款利率按照央行公布的基 准年利率 4.9%,建设期 3 年为贷款宽限期,只计息不还本,以后年份按照等额 本息方式还款。贷款本金为 244145 万元,建设期利息为 21080 万元,贷款(包 括建设期利息) 占总投资比例约为44.66%。
本工程管理性质属于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又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准公益性水管 单位。据此,内蒙古水务投资集团、兴安盟行署政府、通辽市政府、9 条支线辖 区旗县政府拟共同成立内蒙古蒙东水务限公司,主要职责为:引绰济辽二期工程 的行政协调,资本金落实,对水量的分配、调度,以及解决相关社会问题。
12 经济评价
为了全面阐述该工程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可研设计报告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 财务评价角度和供水成本分析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经过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 表计算,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实施是合理可行的。
财务分析后,项目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很强,财务 收益合理稳健,从长期看,该地区为水资源紧缺地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价 会不断提高,这样会增加企业收入,盈利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13 项目批复及进展情况
(1)2022 年 1 月 18 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关于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内水计【2022】7 号。
(2)2022 年 7 月 22 日,内蒙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引绰济辽二期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内发改农字【2022】1166 号。
(3)2022 年 11 月 15 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初步 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内水建【2022】133 号。
(4)引绰济辽二期工程于 2023 年 3 月开工建设, 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于 2025 年具备通水条件。

Copyright © 2018-2022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咨询协会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6002394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西楼5楼西区| 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0471-6659188 传真:0471-6659188
电子邮件:ngczxxh@163.com